揚大師風范,筑林李匠心—熱烈祝賀任國紅同志榮獲“2023年上海工匠”榮譽稱號
2024-01-30 16:32:15 瀏覽次數:次
1月29日,2023年“上海工匠“選樹命名大會在世博中心隆重舉行,2023年“上海工匠”名單正式公布。2023年“上海工匠”經海選面試、專家初審、評審發(fā)布以及市總工會審定的嚴格篩選,最終評選出最能代表“上海工匠”精神的100名各行業(yè)代表。
公司市政交通設計研究院橋梁分院院長任國紅榮獲上海工匠殊榮!
2023年上海工匠獎章與證書
2016年,上海市總工會在全國率先提出工匠培養(yǎng)選樹千人計劃,每年培養(yǎng)選樹100名工匠人才,用10年時間選樹1000名“上海工匠”。8年來。已累計培養(yǎng)選樹“上海工匠”783名,能獲得這份榮譽的,都是各行各業(yè)中的“閃光者”!
工匠風采
任國紅,女,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上海林同炎李國豪土建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市政交通設計研究院橋梁分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曾獲上海市優(yōu)秀女設計師暨上海市巾幗建功標兵、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勘察設計工匠等榮譽。2023年獲第二屆“虹口工匠”,成為“上海工匠”候選人。
工匠精神是勞動者在愛崗敬業(yè)的基礎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職業(yè)精神,這一點在任國紅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2005年大學畢業(yè)來到林李,十九年如一日,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名橋梁工程師,成長為一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她一直通過自己一件件作品詮釋著“工匠精神”。
仰望大橋的設計師
任國紅研究生就讀于合肥工業(yè)大學結構工程專業(yè),方向是橋梁工程,有一次去黃山游玩,坐在太平湖的游船里看到了高聳入云的太平湖大橋很是震撼,回校后查到了它的設計公司——上海林同炎李國豪土建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那應是第一次與林李結緣,給彼時的學子留下了深深的憧憬和向往。
修繕后的太平湖大橋
十八年后,這座與林李同齡的太平湖大橋迎來它的修繕。而此時的任國紅作為林李人則又幸運地承接了這個任務,讓林李前輩設計的這座大橋重新煥發(fā)出新的魅力。翻看當年的設計圖紙任國紅感慨萬千,在那個物資還比較匱乏的年代,計算機電算技術也沒有普及,林李的橋梁前輩們就已經可以憑借自身豐富的經驗設計出如此輝煌的作品,作為后輩,唯有在專業(yè)上發(fā)奮努力,方不辱沒前輩創(chuàng)造的輝煌。這又何嘗不是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實踐。
工程師既要有天馬行空,又要接地氣,做一個腳踏大地的實干家。架橋修路是件造福百姓的事情,做設計的理念最重要的是以人為本,對于奉賢金匯港大橋項目,前期的踏勘就極盡細致,在考慮周邊地塊出行的基礎上,設計中還重點研究了規(guī)劃定位及金匯港兩岸的居民出行需求。提供了兩套方案,能夠同時滿足近、遠期的周邊交通需求,包括非機動車騎行的舒適度等這些細節(jié)都有整體考量。真正做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建成后的金匯港大橋
2019年夏天,奉賢金莊公路跨金匯港大橋能夠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前完工,這背后主創(chuàng)設計師任國紅下足了功夫。這座大橋在建設過程中應用了很多新技術,當時主塔建設方案采用了上海市域內重量和高度上都罕見的塔體豎向轉體施工方案,任國紅帶領項目組反復驗算每一個節(jié)點的細節(jié),確保工程的萬無一失;此外,在工程中任國紅還跨界將智能數控技術與工程建設結合,將業(yè)內技術難點——斜拉索張拉的精度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是工程能夠按下“快捷鍵”的關鍵,目前該技術已獲國家發(fā)明專利。
景觀橋梁的踐行者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任國紅還挑起了景觀橋梁創(chuàng)新工作室的大梁,2023年獲評為虹口區(qū)工匠創(chuàng)新工作室,完成了諸多地標性城市特色景觀橋梁創(chuàng)意設計,申請了各類大橋外觀專利6項,其中在中國特色雄安橋梁設計方案競賽中,任國紅主持參與的方案與十余個參賽國家,110家創(chuàng)意設計單位的方案展開了激烈的角逐,最終獲得昝崗組系列橋梁景觀創(chuàng)意方案第一名。
揚州萬福大橋
工匠精神是一種認真精神、敬業(yè)精神。其核心是樹立起對職業(yè)敬畏、對工作執(zhí)著、對產品負責的態(tài)度,極度注重細節(jié),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將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出打動人心的一流技術和產品。